返回栏目
首页劳工 • 正文

劳务纠纷要请律师吗

发布时间:  浏览: 335 次  来源:网络

用人单位与劳务者在期间产生争议,比如单位少发或扣了工资等等。面对劳动争议双方经过沟通协商也不能够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解决。但是有些人不知道是否要聘请律师,劳务纠纷要请律师吗?若悠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劳务纠纷要不要请律师?综合考虑:

第一,是否有时间亲自处理劳动争议。

一个完整的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经过仲裁、一审和二审及执行程序。单就仲裁程序而言,法律规定的劳动仲裁时限在45天内结案,但实际上从申请仲裁至领取裁决书的时间往往半年左右。一方不服仲裁裁决的,还要到法院进行一审和二审。不履行裁判文书的,还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审审限6个月,二审审限3个月,执行无固定期限。整个程序下来往往需要1年半到2年时间。当然,并不是每个案件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有些可以在仲裁阶段结案。在各阶段,当事人要进行立案、领取通知、出庭和领取裁判文书等工作。所以,如果当事人有充足时间,可以自办理,不必请律师;如果很忙,建议请个律师全程代理。

第二,是否了解仲裁和诉讼知识。

相关知识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也包括证据规则和举证质证技巧。实体法除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几部“好找”的大法外,还包括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部颁规章及多如牛毛的红头文件。证据规则和举证质证技巧极其重要,决定争议胜败。任何主张都要相应的证据证明,不能举证证明的,承担不利后果。如果单位聘请了律师,或者由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员工代理出庭,若劳动者自行出庭,则双方在法律和规则的运用上严重不对等,劳动者可能要吃大亏,请律师能平衡双方实力。

第三,是否愿意支付一定数额的律师费。

千八百块钱的仲裁案件,没有必要请律师,万元以上的案件应该请律师。聘请律师要花钱,如果通过律师能多得权益,那么请律师就是值得的。囿于专业,劳动者主张权益往往不充分,该主张的没主张。如某律师代理的一起案件,发现委托人少主张了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仅此一项就少计算了1.2万元。通过律师代理,变更请求,最后获得仲裁裁决的支持。

劳务纠纷就是指提供劳务期间发生的纠纷。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主要有:

1、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劳务合同提供劳动一方主体的多样性与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一方只能是自然人有重大区别。

2、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即可为需方提供劳动,双方之间的地位自始至终是平等的。

3、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由于在劳动关系确立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支配,因此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因此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

4、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工资除当事人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如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等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价格及支付方式等,国家法律不过分干涉。

劳务纠纷要不要请律师?在处理劳务纠纷的时候聘请了专业的律师肯定是更有帮助,可以更快的将纠纷给处理掉,避免自己在过程中吃亏。面对劳务纠纷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要及时请若悠网律师从旁指导。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